24.京察将起_大宋:我的合伙人叫赵祯
笔趣阁 > 大宋:我的合伙人叫赵祯 > 24.京察将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24.京察将起

  钟珏没有留下客户张三吃饭,尽管卖给张三的一次性餐具的价格高达一般小贩的四倍。

  张三也是很自觉的走出了钟珏的院子,谁曾想,这位前一分钟都还在夸赞“钟郎君善解人意”,这一出院门就骂了起来:“直娘贼的钟珏,还真是睚眦必报啊,某不就是有十多天没给份子钱么,至于将食盒卖到两文钱一个么?这还有锤子赚头,昧良心赚黑钱的家伙,迟早不得好死!”

  无独有偶,刚刚回到大相国寺的慧能也在大骂:“主持,那钟珏就是个混蛋!”

  “慧能,戒嗔!阿弥陀佛!”

  主持一脸慈眉善目,叫了一声佛号之后道:“那钟施主怎么说的?”

  “阿弥陀佛!”

  慧能跟着主持喊了一句佛号,脸上的愤慨却降几分,“主持,钟施主说:要么咱们给一千贯和六块透明水晶,让帮咱们做一个;要么让咱们封闭功德箱一个月,让香客们免费祈福,他就送咱们一台!”

  “艹!”

  主持脱口而出,“一千贯,他怎么不去抢......!”

  慧能:......!

  哈且!

  院子里的钟珏突然打了一个喷嚏,“突然打喷嚏,这是谁在念叨我?”

  算了,不管这个!

  钟二郎摇了摇头继续做饭。

  接下来的日子,钟珏很忙碌,总是作坊、州桥还有家里三边跑,以至于桌子上那份准备写给茵茵启蒙的“人之初”至今还只有不到一百个字。

  小丫头读书这事儿,再一次被延误。

  仓禀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不是社会底层的人们不想让孩子读书,不想让孩子有个好的未来,而是挣扎着活着已经用尽了他们所有的精力,其他的事情实在没有办法兼顾。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一晃十多天就过去了。

  是夜,钟珏一家子正在院子里吃饭。

  一份芋儿烧的红烧肉,一盘苦瓜操蛋,一个小菜豆腐汤。

  对于渝川云贵的灵魂来说,没有辣椒蘸料的小菜豆腐汤总缺少些灵魂。

  哪怕到了这汴梁快一个月了,钟二郎还是有些不习惯。

  刘叔却吃得很香,一边吃还一边感慨:“二郎啊,也就是这肉不是牛羊肉,不然咱们现在的生活已经能赶上以前阿郎在的时候了。”

  每顿都有肉的日子,可不是普通老百姓就能享受的。

  茵茵在一旁偷偷的准备将碗里的苦瓜丢到桌子上。

  钟珏眼睛一瞥,轻声道:“不许挑食!”

  “二叔,苦!”

  小茵茵钟爱微甜的红烧肉,对苦瓜完全敬谢不敏。

  不苦哪里有?

  钟珏情不自地想起了自己幼时自己嫌弃黄瓜苦时,爷爷笑着说出来的这句话。

  “要乖!”

  他笑着揉了揉侄女的脑袋,“吃完之后,二叔给你讲故事!”

  “好!”

  小茵茵的眼睛顿时亮了,“我要听美羊羊!”

  “好!”

  钟珏笑着应允,刘叔却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二郎,可有些时间没见过赵郎君了,咱们可是合伙做生意,他也太放心了吧?”

  “可能近期在忙着读书吧!”

  钟珏愣了一下,笑着道:“他一个宗室子,天天往咱们这里跑算什么事儿?再说了,五百贯而已,对人家来说真算不上什么大钱,不放心上不是很正常嘛!”皇宫里。

  赵祯最近确实很忙,不是忙着读书,而是忙着找查阅典籍。

  事情要从抱着显微镜回家说起。

  那日,年幼的皇帝笑逐颜开地抱着显微镜回了皇宫,他已经打定主意,每天摆弄一次,看看花,看看草,看看虫子和小鱼儿。

  这样的日子岂不快哉?

  “皇帝,东西留下!”

  就在他准备转身之时,刘太后笑着下了指令:“老身年逾花甲,却发现对这世间之事知之甚少。每每想到子曰‘知之而知之不知而不知’,常有遗憾。所以,准备认真看看这世界的本质。这段时间,政务上你多参与参与。”

  朕还没把玩几天啊!

  赵祯一脸苦相,却只能将显微镜献给了刘娥。

  本想着多参与政务这事儿只是大娘娘的借口,哪知,第二天听政起,大娘娘就让朕开始主导政务。

  每天要面对的,各个中央部门的政务。

  三司吵闹着说穷!

  枢密院上奏说:岭南那边的土人又有些不安分,想领兵去震慑一番。

  御史台说:某某某曾经是丁谓的党羽,应该定罪!

  户部又说:有地方受了灾,需要编入厢军。

  十四五岁的娃娃,哪里做得了这些决定,越听越头疼。

  就在三日前,又一个人跳了出来。

  此人叫做李紘,时任殿中御史。

  李紘奏到:“自正月以来,多现朝臣之过,滕涉、赵湘之事足为例也!是以,臣请启京察,纠察百官!”

  王钦若首相复议道:“臣以为可!”

  “那就查吧!”

  帘子后面传来了刘娥的声音,“按照惯例,该怎么查就怎么查!”

  京察

  党政三年的她怎么可能不懂京察中的一地鸡毛?

  “娘娘圣明!”

  王钦若俯身行礼道:“既然娘娘同意了,那就请官家定调。”

  朕?

  坐在刘娥旁边的赵祯拿着小折子正在记录和学习着大娘娘处理政务的方法,着实没想到还要自己定调!

  赵祯看了一眼大娘娘,然后道:“那啥,太后娘娘不都说了么,按照惯例即可啊!”

  “官家!”

  王钦若却出言打断道:“按照惯例,您需要定调检查方向的!”

  大宋的京察和朱老四的京察有着本质的区别,人家朱老四政绩、风评、贪腐一并查了,可大宋的京察,每次都要皇帝指方向的。

  “不如......”

  赵祯脱口而出,却又及时闭了嘴,思考片刻之后才道:“诸位卿家,不如给朕几日时间,查阅一下资料,也好佐证一番?”

  “官家圣明!”

  王钦若笑着应允,一旁的刘娥却是一脸似笑非笑。

  五日一期的听政很快结束,刘娥朝着延福宫走去,赵祯则是回到了自己的书房。

  政事堂,王钦若的办公室内,李紘忍不住问道:“相公,为何坚持要官家定调?”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